20-《远大前程》
第(3/3)页
牛朝旭竖起第三个手指,“第三,还得降低生产成本。目标是50%,底线30%。只有这样,才会保障强大的竞争力,在终端市场所向披靡。”
姜还是老的辣,黄立工心里暗暗点头。这也是他的下一步目标。鲲鹏机器人装配上自主减速机,摆脱了北奥减速机断供的窘境,但是整机成本比以前要高。所谓的断臂求生。他在发布会上自信满满地宣布鲲鹏减速机单价比合资竞品至少低三分之一,那是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寄望于量上来后,摊薄成本,再通过工艺优化,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正利润空间。
只不过,要把整机成本降到一半,压力着实不小。
“要减低生产成本,不外乎两条路:技术、规模。”黄立工说,“我有一个想法,切入汽车工业行业。”
“哦?”牛朝旭有点惊讶,“汽车工业的门槛可不低。”
“新能源汽车。我们前不久参加了一场招标,有点启发。”黄立工说。当时是华东一家新能源汽车需要再上马自动化生产线,其中一个板块是自动化生产线焊接集。刘斐带着团队去投标,没成功。第一次尝试切入汽车工业板块,这个结果很正常。不过让黄立工大跌眼镜的是,中标的居然是互力科技。廖志超的互力科技。在他的印象里,互力科技就是拼凑杂牌货,甚至连六轴焊接机器人都做不出来。刘斐告诉他,互力科技虽然没有什么太强的自主技术,但是拿到了一家英国企业的授权。这家英国企业叫AM,在汽车生产领域颇具知名度,拥有基于多agv调度和cubo主拼的超柔性焊接技术,能够实现不限车型种类的超柔型混线生产。“互力科技这样的,都能杀出一条路。我们更可以。如果能找到同样有技术和名声的公司,获得授权,我相信能打下不小的市场。”
“我知道一家公司,也是英国的,斯克公司,有过联系,他们的技术和创新在业内是数一数二的。”
黄立工眼前一亮,“好啊。”
“不要考虑授权。收购。”
“收购?”
牛朝旭微笑,“要玩就玩大手笔。你要两年借壳上市,就别小打小闹。要给市场信心,告诉它们,这就是鲲鹏的路。上市融资,就是要更多的境外收购!”
黄立工一阵热血沸腾,心里暗想,他们老说我是打鸡血专业户,这块老姜比我还能打。表情淡漠,却是鸡血满满,对此他甘拜下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