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远大前程》


    第(3/3)页

    “不然呢?”

    “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市场,没有弯道超车的决心,根本杀不出来。中国企业家真正要盯住的是这个。”黄立工盯着牛朝旭,就像盯着过往遭遇到的那些质疑和不屑,“材料和工艺再被封锁,我们总会找到办法搞进来。这个事情都搞不定,还创什么业。同样的材料和工艺,我们会创造出比他们更强大的产品。只要冲起来,把市场带起来,材料和工艺就会跟上来。”

    “以前那些做减速机的也是这么想的。”

    “那是因为他们跑得不够快!超不了车,就会被甩到赛道外。鲲鹏机器人跑得够不够快,市场看得到。至于牛总你看不看得到,取决于想不想看。”黄立工已经失去了耐心,手按着桌子,站了起来,“在困难和绝境中,评论家看到的是没有希望,企业家看到的是怎么突围。做一项事业,一开始就想到各种不可能,还没有迈开腿就被吓得哆嗦,这样的人不适合创业,不适合做企业。我们就是要扛着炸药包,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从夹缝中找到希望,从暗夜中看到晨曦和光明。你不认同,没有问题。时间会证明一切!有一天我们可能还会见面,还可能合作的,不过到时候是我们考虑要不要投你们,不是你们投我们。希望到时候你会让我看到希望。”

    黄立工转身,径直离开会议室。牛朝旭面无表情,目光盯着黄立工离开,良久才转过来到张文峰身上。张文峰正看着他,也是一脸无表情。

    张文峰心里实则有些纳闷。牛朝旭平素不是这样的人,他话不多,颇有城府,很少喜怒形于颜色,更别说咄咄逼人。张文峰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在上一家工业制造的上市公司。跳槽到乐阳工业后,他看到这家公司业绩靓丽,竞争力不差,便谋划着向上游扩展,开拓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板块。张文峰知悉,游说他收购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标的,是一条捷径。两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了这次投资会谈。没想到剑拔弩张,成了辩论赛。

    牛朝旭露出一丝微笑,“你这哥们还行,能做成事。”

    “那你还把他惹急了?就差没打起来了。”

    “我也没想到他这么有性格。在中国做企业,有性格不容易;有性格还能有到对的路上,就更难得了。”

    “那就是往下走了?”

    牛朝旭点头。

    “没见过像你这么探底的?!”张文峰笑着说,心里的石头落了下来。

    牛朝旭抬头看了看天花板,似乎也松了口气,说,“我总得探一探,这不是小数目。你说的对,投他,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咱们终究是安全的。”

    两人相视而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