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大前程》
第(3/3)页
“这个故事的眼是在后面。后来,修建到京津城际高铁,招标,与西门子公司谈判。西门子厉害,有很多核心技术。其中有一样,27.5千伏真空断路器,能做到10万次不出故障——这个太厉害了。我们很想很想拿下这项核心技术,出再高的价格都行,谈判专家软硬兼施,想了各种办法,可以说是威逼利诱,西门子死活不肯卖。逼急了,说真卖不了,这是德国人花了40多年才攻克的技术,在全世界申请了220项专利。这是德国的国家利益,必须默克尔总理签字才能转让。最终,我们还是没有拿下这项技术。”
汪自强走到窗边,凝视着外面的车水马龙。“这种技术,对西门子来说,可不是压箱底,而是一箱箱的。德国、日本、美国,很多公司都有独门绝活。”
黄立工跟着走到窗前,站到他身边。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汪自强说,“工业机器人现在的情况和当初高铁是一样的。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但是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市场。”
“是的。在我们努力之下,四大家族的市场占有率这两年在持续下降,但是前阵我看了统计数据,进口量却一直在上升。说明,市场需求在急剧扩大。”
“这是很好的历史机遇。我们正在快速跨越、快速赶超的窗口期,这个窗口期不会太长。”
黄立工感到热血在流淌,但是一想到现实状况,不由又露出一丝苦笑。“可是,高铁毕竟是国家工程,举国之力统筹、谈判,一举奠定发展的基础。你看我们这个行业,虽然把四大家族的份额干下去一些了,但是质量稳定、有口碑有品牌的只有寥寥几家,其余1000多家机器人公司要么是组装,要么是二手货。”
“所以,才更需要有人主动承担起历史的使命,把零散的力量凝聚起来。”汪自强说,语气平淡,但是黄立工在汪自强的语调里听出了一种决绝的责任感,脑里蓦地泛起一个词,顶天立地。汪自强选择的路是他从未想过的,以后可能也很难会踏上,毕竟所处位置不同,秉性取向也不同,但不妨碍他对这个男人的敬重。
“你最近干得不错,我看得出你很兴奋,甚至是……得意。穷家小子终于干出点名堂,在家乡可是扬眉吐气了。”汪自强话语听着似是揶揄,但语气毫无调侃的意味,“这个兴奋劲我很熟悉,我当新兵第一次立功,就是这个模样。我看着后来的新兵,在炮火中干掉两个敌人,活着回来的时候,也是这个模样。可是你知道,越往上走,天地越宽阔,挑战也越大。做到了上一层的成绩,眼光还盯着原来那层小天地沾沾自喜,那就永远在那个小天地里了。”黄立工脸上火辣辣的,像是在训练营里耍着花活的新兵,得意地转过身来,等着教官的赞许,忽然发现自己身上没穿着衣服。正在局促中,听到汪自说,“希望你加入,也欢迎你加入老兵的行列。”满脸火辣辣的通红中,跟着涌起一股热切的冲动——光着身子的新兵看到教官默默地示范了扎实的一手,才转身离开,心里泛起的羞赧和激动。
“我们都处在大国工业历史的剧烈转折期。从未有过这么严峻复杂的竞争局面,也从未有着这么多机遇和空白。”汪自强转向黄立工,伸手按住他的肩膀,盯进他的眼睛里,“要狠,要快!不只是跑,得像跳下山崖那样的快。没有超越的心,没有五年走过人家三十年的决心,在这个时代只能是溃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