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远大前程》
第(2/3)页
“我们现在的创新,更多围绕在应用场景上。”刘睿阳说。
“主要是支持原有算法的迭代?”
刘睿阳不由挺直了身体,像是回到了课堂上,面对着魏才圣在专业细节上的追问。“老师,我头疼的也是这个。我们有更丰富更复杂的工业场景和数据,可以很快的迭代,很快就达到比较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但是场景之间很难穿透。”
“在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和质量水平,与国际顶尖的相比,运行效率差距有多大?”
“目前,表现最好的应用场景里,能达到他们90%的水平。”刘睿阳有些脸红,“还没有达到国际水平。”
黄立工在心里嘀咕,鲲鹏机器人这个水平已经可以秒杀一票国产机器人了。“现在的定位是能用够用,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迭代进化。中小企业对机器人的要求和大企业不一样,它们对性价比要求高于智能化。”
“科学上的穿透,从来只有两条路,自上而下,由外而内。”魏才圣取下眼镜,站了起来,手在空中比划。“在同一个场里大量重复,肯定是必要的,能带来完善和精进,但是很难穿透。”
刘睿阳默默点头,当年在大学实验室里听过魏才圣语重心长的这番话,如今在这个场景里再次听到,才知道当初没有真正听懂。不要让任何人限制你。能限制你的,只有你自己。当年魏才圣用这句话结尾,他一直铭记着。
“你们要有雄心考虑攻克难度大的。比如大型储罐、船舶制造等这些大型结构,会出现大量角焊缝、圆管焊接的焊接需求。这些焊接位置比较繁杂,也是机器人焊接应用生产中的难点……不要循环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线里。”
黄立工不禁赧颜。魏才圣寥寥几句,把睿立科技的底色给掀开了。黄立工曾经放过大炮,很快有一天,鲲鹏机器人会参与到“工程机械之王”——盾构机的建设里。然而,实际上连储罐、船舶这些稍大型结构的焊接生产,都是横在眼前一道道难以跨越的坎。
“我记得老师的提醒,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核心的技术挑战是激光焊缝跟踪传感器的应用。”刘睿阳说。复杂的焊接操作,需要视觉解决方案,以便在焊接时自动检测焊接位置的变化,进而将焊枪调整至相应位置。目前围绕激光视觉传感器构建解决方案,别说是睿立科技,甚至声名显赫的华普机器人也都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他起身,走到办公桌,拿起纸和笔。
“我构思了一个迂回的方法。”刘睿阳在纸上画着示意图,角焊缝寻位焊接,在没有激光焊缝跟踪传感器前提下,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于能够找到巧妙的方式,开发出稳定实用的运动规划技术和动量控制技术,自动计算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实现机器人的快速简易部署,进一步助推机器人的批量化。“只要是操作上有一定轨迹要求的领域,焊接,喷涂、码垛等,都可以适用。”
“无需人工补焊,也不需要人工辅助焊接吧。”黄立工插话问道。
刘睿阳点点头,“我们在算法上可以支持。”
黄立工有点兴奋,这是鲲鹏的强项啊,那就不断加大在底层算法上的投入,不断地支持各种轨迹和环境就好了。
“很巧妙,也很实用,能解决一部分问题。”魏才圣目光柔和下来,这个得意弟子还是那么有创想能力。
“是的。复杂的操作或环境,就需要事先分析,提炼轨迹和焊接方案。”
“如果装配精度和一致性不满足,或者应力和变形风险高,恐怕效率会很不好。”
刘睿阳苦笑着点头,魏老师说的正是症结所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