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远大前程》


    第(1/3)页

    午后2点,黄立工接到马晓涛电话。马晓涛刚到江城,约他在下榻的酒店见面。

    3点,黄立工开车到达酒店。

    马晓涛明显胖了,头发中分,穿着深色西服,有些民国公子范儿。从酒店旋转门进去,黄立工一眼看到他坐在大堂咖啡厅廊里。

    黄立工刚坐下,服务员就端过来一杯卡布奇诺。他端起来喝了一口,还是那么难喝。马晓涛这家伙看似大大咧咧,却也细致。他俩以前喝过一次咖啡,马晓涛问要喝什么,黄立工毫无概念,又不想露怯,淡定地挑了个最好听的名字,卡布奇诺。入口觉得很是难喝,苦于已经装内行了,只好装到底。没想到马晓涛记着了,贴心地为他提前备好。

    “我越来越乐观了。”马晓涛斜靠着皮艺沙发,情绪不错。自从乐阳工业控股后,睿立科技销量大增,连带着之前入驻工业机器人产业园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生意红火,一些新企业不断涌入,一改此前寡淡的气氛,产业园入驻率达到了70%以上,旭日集团也颇为受益。

    “难道马总之前不乐观?”黄立工笑着说,“那些豪言壮语,前程光芒万丈的话,原来都是注水的嘛。”

    “谁赌钱下注的时候,不都觉得自己肯定能中?!”马晓涛嘿嘿的笑,“我们都是第一次搞产业园,又是个新兴行业,肯定得相互鼓劲。”

    黄立工跟着笑起来。好一阵没和马晓涛见面了,一见面就很自然回到那种舒畅的感觉。也许像俗话说的,两人频道很对。

    “听说你们要进入实业投资?”黄立工想起了前阵看到的报道,有媒体猜测,产业地产商旭日集团谋划着真正杀入实业,延长产业链。旭日集团和马晓涛对此不予置评。

    “是有这个意向。地产行业也有周期性。”马晓涛对他毫不回避。

    “要进入哪些行业?”

    “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制造,甚至新能源汽车也有可能。”

    “都是大热行业。”

    “不是大热,也不敢进啊。看着波澜不动的行业,进一个死一个,不然它咋波澜不动?!”马晓涛说,“说说你吧,是不是要在主板上市了?”

    “我当然想。不过我们实际控制人是乐阳工业,人家就是上市公司,这方面专业。专业人干专业事。”

    “我还奇怪呢,按你的作风,居然肯出让控制权。”

    “人在江湖。”黄立工苦笑。

    马晓涛喝了口咖啡,说,“我们想树立武山小镇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典型,帮助在全国拓展业务。产业方面,想请你出马,以身说法。”

    “好啊,没问题。”黄立工爽快答应,“这多大事,电话说好了,还跑一趟。”

    “见见你嘛。”

    两人讨论了一会细节问题。马晓涛把手机拿过来,点开一个链接,递给黄立工,“这可能和你有点关系。”

    黄立工看着那个页面,心跳几乎都停住了。

    离开酒店,黄立工马上给刘斐电话。

    “张文峰那边可能有点事。”

    “怎么了?”刘斐听他语气,知道是大事。

    “我马上开车,见面说。”

    “你还在江城?旗舰店见。”

    黄立工到了旗舰店,刘斐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两人过地下通道,穿过沿江大道,走到江边。混浊的江水无聊地拍打着江堤,翻起白花,退去,带走缓慢而沉闷的浪声。

    黄立工点开页面,把手机递给刘斐。刘斐来回看了两遍,把手机还回去。

    “万利贷清盘?”她忍不住问黄立工,希望从他嘴里听到这个消息是假的。

    黄立工点头。

    “他不会有事吧?”

    “不好说啊。非法集资……”

    刘斐脸色变了。这段时间,P2P、互联网金融丑闻不断爆发,平台倒闭、老板携款跑路、投资者拉横幅讨债,甚至有年轻单亲妈妈血本无归抱着孩子跳楼,这些图片和视频充斥着手机屏幕。刘菲不爱看手机,但茶余饭后拐弯抹角也大都有听闻。听到这些新闻时,她还担心过,张文峰的万利贷会不会有问题。但想着万利贷是家正规公司,有合法手续,属于稳健型投资,怎么可能会出事?黄立工也说,张文峰说话激进,其实做事偏谨慎,走过钢丝的人,不会轻易出事。再说市面上千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出事的虽然轰动,毕竟也就十几家,沧海一粟。刘斐也觉得自己过虑了

    没想到,偏偏还是出事了。

    “他没有跑路,应该不会那么糟吧。还主动清盘,发公告,这很配合,也很有诚意……”刘斐说不下去了。

    “恐怕没那么简单。给他打个电话。”

    刘斐拨了十几次,都无人接听。两人开始有点紧张了。刘斐打开微信,给他发语音信息,想了想,又发短信。两人站在江边,看着江面逐渐变得暗淡。没有回复,也没有回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