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远大前程》


    第(1/3)页

    “开放战略”立竿见影,至少在马晓涛和罗平志身上。

    产业园刚开张那会,马晓涛飞来江城好几趟,比谈判时还要频繁。飞过来就直奔睿立科技,黄立工不用问都知道他压力很大。毕竟这是他在老爸面前渲染多次的项目,一手一脚主抓的。开放战略推出后,产能释放,招商也随之好转,一些中小供应商陆陆续续入驻进来。生活用脚投票,而商业用钱投票。企业无论大小,要想让它们入驻,必须让它们有业务做,有钱赚。要让它们有源源不断的业务,睿立科技首先就要源源不断地转起来。黄立工自然清楚,响亮地对马晓涛说,“这就叫供应链,是个大凸镜,把链主的能力成倍放大,传递到供应链上,所有上下游都有竞争力,跟着壮大。上下游做大做强后,反过来又会把增强链主的市场影响力。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也。”看到马晓涛听得似懂非懂,马上换个说法,“嗨,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马晓涛也是用钱投票的信徒,园区繁荣,地皮增值,来的也就少了。当然江城他还是常来的,地皮供应链得去放大啊,只是睿立科技来得少了。

    罗平志也是干劲十足。黄立工原本担心他有问题,毕竟把他圈在焊接机器人这一亩三分地里,是削他权力了。没想到罗平志那张浓缩人类表演精华的脸,从实力派戏骨直接滑落到流量小生,毫无反应,甚至笑着说,开放战略啊,好啊,我也得开放起来。

    他说到做到,频繁参加行业博览会和展览,频繁操作拿奖。这些行业奖项少有出自行业协会名门正派,多由媒体颁发,包括有流量的头部的自媒体,经常在展览会期间发放,省钱和聚人气一箭双雕。展览会是生态缩影,行业主力、生瓜蛋子、想入行的混杂其中。鲲鹏机器人作为近期声名鹄起的大黑马,获奖井喷,罗平志便也井喷式的上台领奖,一时风头无两。

    罗平志获奖感言很花心思,客套话也说得台下笑声一片,最后当场发出邀请,请大家到睿立科技亲眼目睹代工现场,参观指导。在封闭性竞争的普遍氛围中,睿立科技的开放性还是赢得了不少眼球,前来谈合作的也就多了起来。

    一次领奖后,金工冲压的老板牛明宇过来攀谈。牛明宇四十出头,瘦削的高个,语气殷切,说话说着就不期然扯到流水线和设备上。罗平志一听就知道是做实事的人,见他言语间有合作之意,欣然应邀一起吃饭。来往几次便就熟络了。

    很快,牛明宇就过去武山小镇实地考察,打算深度合作。

    罗平志带着牛明宇在睿立科技各个板块转了转,然后与负责生产的总监邓建阳谈合作细节,包括产量指标。牛明宇很爽快,几乎对所有合作条款统统接纳,唯一摇头的是要把企业搬迁到武山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这条。

    “为什么啊?”邓建阳问。

    “搬过来的成本太高了,我们客户都在长三角。”牛明宇回答得很粗略。

    “现在交通很方便,物流没有问题啊。这边有很多扶持政策,搬过来成本才是最低的。”

    “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公司搬迁这个很难接受。”牛明宇很明显不想多说。

    “不行啊。我们这是智能化协作生产,你公司不过来,沟通协调都是问题,生产成本会很高的。和我们合作的公司都是搬过来的。”邓建阳硬邦邦的说,想着压他一压。开展代工业务,更大的目标是给产业园招商入驻,一切合作此目标最为优先,这是黄立工在大会小会上反复念叨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