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远大前程》
第(3/3)页
黄立工用夜色掩盖着自己,掩盖着自己的轻轻摇头。
“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很仗义。睿阳说我从小就是个仗义出头的小孩,我很得意。”他继续说,“做了企业,你怎么仗义?!连真话都不能说。几十上百号人跟着我,工资没多少,没日没夜扑在工厂里,我能告诉他们,制造业太花钱了,三个月后就真没钱了,再找不到钱公司就解散?我能告诉他们,制造业环境这么恶劣,公司现在的大发展大战略,其实我心里也没底?做企业,就是第一步还没着调呢,就走到了第三步;往往是到了第四第五步,才逐渐把第一步的基础补上来,做扎实一点。每一步都是欺骗,每一步我都会坚定的告诉他们,这就是中国工业必走之路,也就是鲲鹏的路。”
“这也不是没有诚信。企业有企业的操守,和个人操守本来就不一样。”
“但是出了任何问题,大家只会指责个人。承担责任的也是个人。”
许茜茜又想起父亲,天知道中国的企业家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付出了什么代价。
“上了贼船,就没那么容易下来了。”黄立工的声调隐隐提了上来,有些慨然,“你现在也知道鲲鹏的情况,有技术,有心气,没钱。可是,工业机器人现在是最好的机遇期,中国的制造业很难遇到这么好的机会。我一定要抓住。”
“是很好的机遇。”
“我想好了。如果短期内再搞不定投资,我就兵行险着。”
“什么险着?”
“现在市场机遇真的很好,江城政府对工业机器人也开始很关注。他们在这块不是很有经验,需要市场上的信心和证明。资本呢,不是都很喜欢风口吗?既然它们更喜欢聚集在被别人证明过的地方,那我给他们一个风口。两边都能对上,一起发力,不愁大事不成。”
“你是两边都开张空头支票?”
“这叫左右互搏!”黄立工雄心勃勃地说。许茜茜的领悟能力超出他的预期,他是想腾挪,造一个风口,造一个证明。左右手互搏,左手扩张,要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厂房、更好的研发条件,至少得到政府和政策支持的允诺;右手融资,以风口和政策支持来争取更好的融资条件。
“这是赌博。”
“我们现在的士气是最旺的时候,公司不但要发展,还必须要蓬勃发展。窗口期也就这几年,很短,不抓住,是中国制造业的遗憾,也会是我一辈子的遗憾。”
“如果失败了呢?”许茜茜问。无中生有,自然是高手手段,许茜茜耳濡目染,听父亲说过,也亲自见过,资本圈的无中生有只会更夸张诡奇。只是,局破事败是多数,而败了,那就是真的身败名裂。
“投入是其他行业的十倍,压力是其他行业的十倍,企业和个人能挣到的,只有十分之一。这是中国制造业的宿命。总要有人负担起这种责任,总要有人去牺牲。”黄立工说到最后,有些慷慨激昂。
许茜茜出神地看着他。夜里微风拂过,树叶轻轻地沙沙响,她抱着手臂,觉得一阵凉意,忽然意识到夜色已经完全笼罩了下来。她左右看了一下,没有任何动静,只有虫子偶尔鸣起。园子里只有他们俩。
“好像关门了。”
“我们翻出去。”
许茜茜心想,门口也许有看门大爷,夜里可以给开个门。但她什么都没说,起身跟着黄立工往园边走去。
路上,许茜茜轻描淡写地提起,有朋友给她介绍了一家基金,正好对新兴制造业很有兴趣,明天可以去见一见。
黄立工满不在乎地说了一声好,快步往前走,找到一堵矮墙,用手试了试,一个翻身上去,转身把许茜茜拉上墙头。他跳下去,张开双臂,对着许茜茜说,“跳下来吧。”
夜晚微光中,黄立工看到许茜茜注视着他的眼睛闪烁着光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