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远大前程》


    第(2/3)页

    “真正的证明是不证自明。”刘睿阳切换到他的演示稿,屏幕上列着七张数据图表。“只需要十分钟,我们一起看这七张图表。它们会证明自己。”

    他打开第一张图表。这是张内容丰富,但是关系清晰的图表,左边是招标的要求,右边是鲲鹏机器人应对要求的核心策略,以及核心策略之下的表现,以数据的形式整理并呈现。刘睿阳用了动态演示引擎,让听众直观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数据是如何变化的。可以清楚的看到,核心策略和数据表现比招标所要求的更强大,而且更具备弹性。

    刘睿阳对几个关键地方的流转做了简要的解释,随即站在一旁,看着下方听众。他看着评标专家中几位技术带头人的神色,以及相互交谈的模样,判断出他们已经看懂了,随即切换到下一张。

    他一张张地切换着,或者说上几句话,或者一言不发。如他所说,让图表和数据证明自己。

    许茜茜看得心潮澎湃。这是刘睿阳的策略,黄立工展示热情的一面,而他,展示机器的一面,强大的冷静,对技术挑战的自我要求。要让所有人信服,他不需要说太多话,甚至是必须少说话,正如黄立工前面所说的,用数据和事实来证明,而不是用语言。许茜茜站了起来,有东西在心里涌动,刘睿阳越是克制和淡然,她反而越能感受到真正的激情。这一刻,她第一次感觉到,真正传达激情的是强大和冷静,而不是煽动和热血。

    最后一张,是机器人出事故前后的展示。同样很清楚地展示核心策略和数据表现,这次是两种数据过程交织在一起。一个过程可以看到数据逐渐扭曲,然后陡然间扭曲被不正常地放大,另一个过程可以看到系统在不停地对扭曲进行校验,并尝试不同的策略校正扭曲。一开始校正还很有成效,但从扭曲开始不正常放大时,事情就失控了。

    刘睿阳简单解释了几句关键的地方。他的意思很明确,懂行的人足以看得出来,第一,鲲鹏的控制系统在校验和校正方面的策略还是强有力的,在业界平均水准之上。第二,有个意外因素超出这个策略的处理范围。这个意外很不自然,不自然的原因他就不说了,总之,不自然的因素看着耸人,从工程的角度讲反而最容易防御,并不对算法和系统构成挑战。

    七张图表放完,正好十分钟多一点。

    响起几声掌声,在安静的厅里显得突兀。黄立工循声看过去,是坐在后排座位上的那位带着面纱的女子。评标的场合并不适合公开表达好感,因而印度方面的专家即便赞赏,也只会在心里鼓掌。这位女子应该是印度光伏集团的客人。黄立工向她颔首致意,走几步到场地中央。“各位专家有问题要问询我们吗?”

    评标专家席上低声交谈了几句,坐在中间的一位年轻专家,不到40岁,脸容瘦切,用流利的英文问,“你怎么证明你的数据是真实的?”

    这是个有杀伤力的问题。严格说来,核心策略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一种语言性的证明,它是在阐述解决思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以什么途径什么方式来解决。有了解决思路,未必能按思路实现。工业的世界里,实现比思路难多了。因而,决定性的是数据表现。问题是,数据是可以伪造的。每年层出不穷的学术论文造假,本质和这一样,核心思路都很漂亮,很有突破性,然而现实走不通,于是伪造数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刘睿阳的七张动态图表,就更容易伪造数据了。

    刘睿阳俯身在讲台上的键盘上操作,场下听众看到,在七张图表中所展示的数据,并不是手动输入的,而是从一个庞大的原始数据库中实时统计、运算出来。“我并不认为我有能力在一个晚上造出这么大的数据库,让它们的结果那么好的贴合昨天发生的事情。”

    “没有更多要问的了。”年轻专家用眼神征询了一下两边的同事。“Good wo

    k!” 他对刘睿阳说。

    “谢谢。”刘睿阳说,转头看着睿立科技的工程师们,“谢谢你们!”

    刘睿阳走回睿立科技的座位。工程师们都站了起来,围到他身边,神情激动,纷纷喊着“刘工……”。昨天机器人演示发生意外到现在,大概是他们这辈子最受煎熬的一天。就像坠到一无是处的深渊里,不甘而又无处用力,一年多来的心血,那些辛苦、熬夜、奋战,似乎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成了笑柄。刘睿阳这场演讲淋漓尽致地向评标专家展示了睿立科技的实力,也是在向他们证明,他们制造出的机器人并不比任何人差,至少可以昂着头离开印度。刘睿阳腼腆地笑。有人抓住他的手腕,刘睿阳转过头,是李佳。李佳脸上没了平素的笑嘻嘻,嘴里嗫嚅,抓着刘睿阳手腕的手在微微颤抖,也许是太过激动。刘睿阳正想和他说话,忽地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着湿润的光芒……泪花。刘睿阳一愣,也抓住他的手,用力的握了握。

    许茜茜在人群外,心情一样激动。她看到黄立工在向她招手。

    “跟我走。我们去完成你的吩咐。”

    “我的吩咐?”

    “你忘了?你昨晚不是说,今天不是招标吗?”

    许茜茜反应过来了,露出了有些羞涩的笑。

    昨晚挑灯夜战,有一阵黄立工和刘睿阳争论得激烈,旁观者清,她很快就心里了然,刘睿阳想的是有一说一,尽量客观地说清楚鲲鹏机器人的长处,要让印度人看到鲲鹏的真实实力。黄立工像是心里压着一团火,火苗在看不见的缝隙里冒着,他嘴里说着证明自己,实际上渴望的是证明印度人是错的,甚至恨不得让他们为对他和鲲鹏的轻视付出代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