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地间暑气仍存,季夏尾声时,皇帝移驾甘泉宫。 大汉天子去往甘泉宫避暑已是常态,本没有什么惊奇之处,不过今年却有一点点不同。 皇帝入住甘泉宫不到半月,主殿中竟然长出一个拥有九株菌柄的灵芝!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有人上疏: “此为祥瑞!” “定是匈奴称臣、天子封禅后,已有盛世之景,遂上天降下九柄灵芝,以示对陛下功绩的肯定!” 皇帝闻言大喜,随即下诏,大赦天下…… 此番奇闻里,‘老天爷’到底有没有展现神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反正能大赦天下,结果总是好的。 继此事之后。 下一件在邸报上大书特书、让长安百姓津津乐道的,便是匈奴上贡公主了。 或许是匈奴人没有那么繁复的官僚系统,效率很高,也或许是句黎湖很急切。 总而言之。 夏秋相交时,匈奴公主入了长安,朝廷两位列卿,大鸿胪、大司农亲自出面迎接。 大鸿胪迎的是公主,大司农迎的是公主嫁妆…… 黄金、宝石、马匹、牛羊,即便是普通廉价的皮革,桑弘羊也命人尽数搬走了,这些都是他凭本事要的。 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嫁妆……也就是匈奴上贡的财物,去了国库,而公主本人,则入了未央宫。 其人是伊稚斜之女,句黎湖妹妹。 她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长的是否漂亮也不重要,她的身份够尊贵,才是唯一重要的! 汉匈和亲定下后,公主尚未送来前,曾有长安百姓畅想:“定要让匈奴人把草原最漂亮的花朵送来和亲!” 畅想的没问题。 但是,如果这朵最漂亮的花,并非一个匈奴王族,仅仅有着一张漂亮脸蛋和一个普通、乃至卑微的身份。 匈奴人只要送来,皇帝就会立马翻脸! 美色,皇帝不缺。 他要的也从来不是一个匈奴美人,他要的是能代表匈奴低头、臣服的人! 公主有这个作用,寻常的花朵,没有。 就和以往的汉匈和亲一样,刘氏宗女被送往草原后,都会有一道验明正身的流程,以往匈奴人要贵女,现如今,大汉同样只要贵女…… …… 夜。 太子宫,柔光殿。 两道人影并靠在床榻上,正轻声交谈着。 “父皇给那位随便安了个‘良人’品阶,让母后在未央宫找了间空闲殿宇安置了,瞧那架势……” 刘据摇摇头,“朝廷许多老夫子担忧的皇室血统受污,大概率是不会发生了。” 坐在旁侧的史良娣抿了抿嘴唇,她知道殿下说的还算委婉,事实上,北边那位公主初一入宫,便是冷宫。 “都是苦命女子。” “是啊。”刘据接过少女的话头,平淡道:“对于和亲的公主而言,没有一个不是苦命人。” 要不要来和亲,跟谁和亲,都由不得她们,以往的汉家公主如此,眼下的草原公主亦如此。 “我们能做的,无非是让自己在乎的人少一些悲苦,至于旁人……” “爱莫能助。” 听到太子的言语,身旁少女不觉冷漠,心底反而升起一股暖意,她自己,不正是殿下口中那个少了悲苦的人? 史良娣又往旁侧依偎了几分,泡在温水里的嫩足踩在刘据脚背上,软软的,滑滑的。 “唉。” 少女轻叹一声,抬眸看向刘据的侧脸,转而提起另一件事,“日前家里来了信,除了问候之外,还说……” 她面露忧色,小声道:“说是地方征发过重,有些鼓噪,让我提醒一二。” 听到这话。 刘据因脚上触感生出的旖旎,一扫而空,先是神情沉重的叹了口气,旋即,摩挲着怀中少女的脸颊,取笑道: “你的好姐姐没教你,春宵一度时,最忌讳谈论沉重的话题?容易败坏兴致。” 史良娣眼中既羞又恼,“朝廷大事,耽搁不得嘛。” 见状。 刘据摇头失笑,可笑着笑着,他便陷入了沉默。 地方鼓噪,身为太子的他岂能不知道,郡县官员因为‘盛世之景’这四个字,纵然地方出了问题,也会尽量选择瞒报。 不出问题,不就是一片祥和、盛世? 可地方官员不报,甲卫也会报于刘据,更何况还有诸如鲁国史氏这等千里迢迢送来‘提醒’的。 民间多有鼓噪,刘据知道,从何而起,他也清楚…… 翌日。 天光微亮,薄雾朦胧。 第(1/3)页